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

2023-07-24 11:05来源:幕味儿编辑:采小编

电影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

作者 | 握瑜生,西南大学文学院

“我不要舒适。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恶。”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2)

1959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个芭比娃娃(Barbie)玩具在纽约举行的美国国际玩具博览会上由美泰公司推出,而创造“她”的人是美国女商人露丝·汉德勒(Ruth Marianna Handler)。

关于芭比的由来,最广为流传的版本是:露丝发现她的女儿芭芭拉(Barbara)喜欢玩纸娃娃,并常常在孩童的假定性情境中让这些纸娃娃来扮演成年人角色。

然而,当时在商场中出售的大多数儿童玩具娃娃都被塑造成婴幼儿形象,她敏锐地抓住了成年人形象的玩具娃娃潜在的商机并最终付诸行动,就这样,芭比娃娃诞生了。

但也许“芭比之母”露丝自己都无法想象,这个身着黑白相间条纹连体泳衣的金发女郎——初代芭比娃娃(也称经典款芭比娃娃)的形象,将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为一个多么令人瞩目的流行文化IP。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3)

暂且抛开芭比IP及其衍生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诸多其他娱乐和文化领域中的影响力,单论各类影视作品中登场的芭比形象,最早可上溯至2001年的《芭比之胡桃夹子》(Barbie in the Nutcracker),23年来仅以芭比作为主角开发的芭比系列电影就有近40部。

而今天观众看到的由玛格丽特·罗比(Margot Robbie)主演的《芭比》则是自1959年芭比娃娃诞生以来,芭比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真人电影当中,这一自2014年即开始开发的项目命运不可谓不多舛,几经波折才从环球到索尼、最后来到华纳与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的手里真正落地拍摄。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4)

在某种意义上《芭比》是全新而独特的,在进入这部新作以前至少有一个问题亟待解答:作为一个有着60余年发展历程的经典IP,在今天开发《芭比》的最初动机是什么?这事实上关涉到如何在更大的社会文化语境理解《芭比》的问题。

对于美泰来说,将围绕芭比娃娃的新创作交由当今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创作者格蕾塔·葛韦格(以及她的亲密伙伴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无疑存在赌的成分,一方面他们试图通过炮制一杯群星云集、异彩纷呈的粉色夏日特饮,进而为“老IP”抛光、增亮使之焕发新活力,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必须接受创作者依照当代语境对于“老IP”进行改写和修正。

事实上,自芭比问世以来,有关这个11.5英寸 (29 cm)高的女性娃娃玩具的各类“风波”就时有发生,而在这过程中尤以对于芭比形象文化指涉的讨论最为声势浩大,期间亦可一窥半个多世界以来欧美女性主义社会思潮的发展变化:从崇拜、追捧“完美”的芭比形象到逐渐认识到芭比对于女性身体、女性对美的认知和评判等等方面的框定与限制。

六十五年来美泰对于芭比生产塑造的不断修正与改变,与其说是自身的补足,倒不如说是在日渐成熟的女性主义思想和蓬勃生长的女性个体自觉的反作用下的结果。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5)

而对于编导葛韦格本人来说,芭比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纯粹的玩具娃娃,她更倾向于将芭比娃娃看作一个具有极强影响力的、丰富又矛盾的象征符号:“这个象征几十年来一直处在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女人的争论焦点之上。[1]”

手里抱着芭比娃娃长大的葛韦格对这部《芭比》的期待也是一样的,它既是一场芭比的狂欢、对于曾经美好记忆的致敬,但它同时也深刻地、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芭比及其背后的整个流行文化逻辑从始至终的伪善和专制,“我正在做的也正是我所要颠覆的”,她说。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6)

《芭比》一开场就以一个对于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的戏仿——像抛那根骨棒那样高高抛起一个玩具娃娃——亮相,高喊着“每个芭比都有无限可能,每个女孩也都有无限可能”的口号开启了芭比乐园(Barbieland)中对于经典款芭比娃娃一整天“日常生活”的描绘。

在芭比乐园的设定中,所有的芭比(Barbie)无论肤色、无论种族、无论身高体重如何,她们都是乐园的中心,乐园是专门为她们而设。

她们可以从事任何职业、享受任何荣耀与快乐,在这里她们是绝对自由的,拥有无限丰富的可能性。

每个早晨都是崭新而完美的,每个夜晚都是一样美好的“闺蜜之夜”,这里就是芭比们没有死亡、也不被允许提到死亡的的乌托邦。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7)

而乐园中的男性形象肯(Ken)们只有在各个位置上作为某种功能物而存在的份儿,他们的存在是只为了衬托芭比们光芒四射的绝对主角姿态,同时也没有进入芭比乐园中建筑物的资格——“从没有人会在意肯们睡在哪里”。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经典芭比某一天醒来后突然发现自己出现了“故障”,而所谓“故障”就是她发觉自己和自己的生活都不再“完美”了:淋浴时碰到了冷水、早餐烤糊、喝到了过期牛奶、出门不再能任性飞起而是一头摔在地上、脚跟落了地无法再提起,甚至大腿上开始出现了橘皮的症状。

她去找总是在劈岔的怪物芭比寻求帮助,因为这一切种种对于芭比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这些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人类都会遇到的情况,发生在芭比身上都将被看作出了“故障”,包括“多愁善感,哭哭啼啼”也是芭比们所难以想象的。这体现了芭比乐园构想具有的典型乌托邦色彩。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8)

然而,更大的颠覆发生在,经典芭比得知需要她亲自去往人类世界找到那个能与她心意相通的女孩才能恢复她的“正常生活”以后:现实世界震惊了经典芭比和偷偷跟着她溜出乐园的肯,并且牵动着直至彻底改变了芭比乐园的固有秩序。

现实之旅赤裸裸地撕开了真实世界表象及其背后隐藏着的强大父权制体系:现实世界是芭比世界的翻转。男性统治、男子崇拜、男性掌握着从精英到平民各个阶层的话语权,在这里孩子是从不和老爸犯浑的,钞票上人像也都无一例外的是男性……

最令经典芭比绝望的是,就连芭比娃娃的制造商美泰公司的高层也都是清一色的男性,就是这样一群人把公司历史上曾有过两位女性高管作为“了不起的成就”讲给经典芭比听,并口口声声是为了全世界的小女孩们的幸福和快乐而努力,但事实上芭比世界不过是被父权逻辑构型出来的再一次现实翻版。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9)

面对肯的疑问,那位男性上位者道出了实情:“我们可不是放弃了父权制度,我们只是学会怎样把这些更好地、更隐蔽地包装起来了。”

随后,肯又把这一套丑恶的方法带回了芭比乐园,建立起的男子国度(mandom)几乎变本加厉地将芭比乐园变为比现实更现实的“有毒之地”。

事实证明,在父权制度中,无论站在掌握这套权力逻辑的性别是男是女,都必定有人要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一方,这种损害最终会逐渐演变为无性别差别的压迫,同时对所有人进行暴力的扭曲,这是制度对人深入骨髓的戗残。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0)

与对父权制度、男权制度的揭露的相对的,影片后半段以经典芭比、格洛莉亚(Gloria)和萨莎(Sasha)母女的视角还开启了一段自我寻找的历程。

切身的“故障”使得经典芭比不得不开始出现了与真实的人类一样的情感与思考,而芭比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进一步刺痛了她,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心里疼,但痛快”的滋味。

被塑造成一向以虚假的“自我”为中心的经典芭比此时被告知:只有帮助他者才能拯救你自己,你所汲汲以求的一切都不变、永恒的稳定是不存在的,坐等外部世界的变化更是无济于事。

与经典芭比心意相通的格洛莉亚从前想要成为乐园之中的芭比,正是因为在现实中,她从来不是站在中心的那一个:她平凡的不能在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她可以是女儿、妻子、母亲、员工乃至任何人,唯独不能做她自己。

她想去抛开现实去乐园中寻找慰藉,可芭比乐园的巨变却让她真正认识到,所谓乌托邦是不存在的,试图进入芭比乐园以逃避真实世界的残酷处境结局也只能是失败。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1)

“任何被压制的声音都不会敢于沉默,它们会以某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大声疾呼自己的存在。”[2]终于,不愿被当做物品搬来搬去、任人摆布的芭比们踏上了反抗之路,而格洛莉亚与萨莎在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伸出了援手:girls help girls。

在这个过程中,经典芭比还发现了玩具娃娃与真实女性生存状况的相似和不同:女孩子们从小为芭比娃娃而着迷,并将芭比娃娃视为未来自我的完美形象,芭比世界反过来也始终在提供着一个美好、明亮、人人自由平等、充满希望的场域。

然而,新一代的女性(比如萨莎)却更早地意识到这种由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制造出的形象符号对于女性认知性别、身体的负面作用。

当她们真正进入成人世界中才会发现这场骗局:他们从小告诉我们要善良美好,但最后这个世界对待我们的方式却是无处不在的恶意、偏见、怨恨与不公。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2)

影片后半段中,女性力量的空前团结一致、面对恶劣环境的积极作为是《芭比》的高潮段落。

葛韦格天马行空地解构叙事套路,让现实问题被置于虚构情景中并加以解决,以对于父权运行机制的反逻辑,展示了女性主体追求平权过程中理性与感性兼备、自我与他者融通的优秀品格。

肯们依照现实世界的父权逻辑建立起的男子国度活脱脱是对于人类世界的拙劣拷贝,不过是另一个充斥着有毒男子气的地方。

简单赤裸的符号象征物(马的形象)、滔滔不绝的好为人师、对暴力与肉体的极端崇拜、无处不在的党同伐异……海滩上的集体吉他演奏很难不被指认为一种现代父权制的典型景观。

在这种情况下,女性毫无意外地被放置在与物品等同的位置上,被塑造成为父权系统服务、献媚的工具,而更讽刺的是,想要成为这种制度之下的“好女人”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欺人与自我欺骗与波伏娃的评价有曲同工之秒:“整个社会不让女性参与所有的公共活动,不让她们从事男性的职业,声称女性在所有的领域都没有能力,但是社会却又把最重要要的任务——养育人类——托付给女性,这简直是一种充满罪恶的悖论。”

女性永远在被提出新标准、被纳入一个又一个规训框架之中。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3)

在葛韦格的摄影机中,不再甘于被限定和钳制的芭比们没有选择自缚于罪恶的父权窠臼,而是彻底地拥抱向不设限的新秩序,经典芭比如同葛韦格此前所塑造过的那些自由奔跑、闪闪发光的女性一样迈开了双脚,她们曾经是弗朗西斯·哈、是《伯德小姐》中的克里斯汀、是《小妇人》中的乔·马奇,而现在也轮到经典芭比和与她并肩站立的女性们了。

“做自己并不意味着从出生到死亡都要做同一个自己,做自己意味着,要在一种不可逆转的‘成为’的过程中,与同样在改变的他者一起不断改变。[3]”不为自身设限的芭比们以更充沛的同理心、理解力,更强大的勇气行动着,不断翻越各种形式圈禁和栅栏的阻隔,敞开善的襟怀。

她们并非不懂得使用威吓,只是她们掌握着能够更好把人们重新团结在一起的智慧,以善意而非规训,以精神而非暴力。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4)

最后,《芭比》对于女性主体的重建,可兼具女性性别意识自觉和20世纪以来由列维纳斯开启的他者伦理视野。

电影借由露丝之口为片中角色与观众两方点明了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完美无瑕、毫无负面因素的塑料娃娃与芭比乐园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梦境,不要成为翻版的芭比,不要被塑造的“你”,而要真实的你自己。

存在于真实生活世界中血肉丰满的个体,在面对同样不完美的世界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悦纳自己的不完美,体认并理解生命的成长、衰老和死亡,勇敢地坚持与捍卫自我。所谓他者的视角应用以帮助摆脱每个人身上的自私与自恋,绝非完全放弃自我站定的位置,“帮助他者才能救你自己”不等于拯救情结。

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写:“乌托邦似乎要比我们原先所相信的更加容易实现。现在我们意识到自己正面临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我们如何去阻止乌托邦实现……乌托邦是可能的,生活正朝乌托邦奔去。或许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始,在这个时代里,知识分子和文化阶层在想方设法逃避乌托邦,希望回归到不那么‘完美’但更加‘自由’的非乌托邦社会。[4]”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5)

虽然格蕾塔·葛韦格在谈到这部新作时一再避免用“成长”主题等类似的措辞,但毫无疑问《芭比》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她的创作惯性:有关成长、有关母女关系,以及有关自我的再发现。

从露丝·汉德勒到芭芭拉·汉德勒,这其中既有经典芭比通过切身经历的实践成熟,同时也包含着女性思想的传承。生命固然短暂易逝,然而每一个体的命运均不曾被圈画出必定的结局,不断地思想和质疑终将代替你我超越死亡,抵达永恒。

至此,《芭比》与《伯德小姐》、《小妇人》一道,接续组成了格雷塔·葛韦格的女性主义影像三部曲,她的作品丰富、多元而不受拘束,既有私人书写又从不缺乏现实观照,其中《伯德小姐》一度掀起“呢喃核”影像文化的流行、《小妇人》改编经典文学作品技惊四座,如今《芭比》又将再次引发现象级的讨论。

这位演而优则导、年仅30岁的青年作者已经在过去十年的好莱坞乃至世界范围内赢得了极高声誉,而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到来,尤其是这一影像序列中内蕴着的深刻、坚毅、极具启发性的女性主义思考也许正在影响一代人、唤醒一代人。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6)

《芭比》或许不是完美之作,但在此时此刻出现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与时代文化流转变迁之间的共振是如此的强烈,横跨商业娱乐制作、歌舞类型与女性主义思想表达的模糊定位是如此的鹤立鸡群,这注定了这部作品的不凡。

《芭比》是葛韦格送给每位女性的一份沉甸甸的礼物,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期待着能被每一位女性看到:当片末的那段真实的私影像出现时,我们会发觉,它与记录着作为人类的一半的女性的漫长辛酸而苦痛的历史相连。

同时,这部作品也更加想被男性看到——因为有太多太多片中的经历,就是所有女性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在遭遇和体验着,但却始终无法被看到、被刻意忽略和轻视的,对于她们来说,电影只是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然而,如果我们仍保有希望,希望有微小的改变从此时此刻开始发生并逐渐汇聚起系统性的变革,就更需要男性看到这些,并且在感到被冒犯到后,从切身地反思开始,与女性共同成长、共同为了更完善、更人道、更少压迫与不公的愿景而行动起来。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7)

差异,永远存在全部人类历史、全体人类个体中间的,然而,“差异并非一定意味着分隔……今天我已经不再把转瞬即逝看作问题了,因为我不再找寻那种生活的意义。相反,我理解变化和成长对于生活是必要的,女性主义思想能够不断获得解放,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它拒绝停止改变、拒绝停止成长,这种精神使女性主义思想保持了活力。[5]”You're not Barbies or Kens,you're just yourself,a person.

在我看来,对我们的时代而言《芭比》是一部令人无法吝惜掌声的伟大作品,伟大的格蕾塔、伟大的女性们。

假如“伟大”这个词亦太过老套、太过传统、太过男性刻板,那么我们期待着在不远的未来可以为这种力量创造出全新的语汇,用以奉上无限的支持与赞美。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8)

[1]https://www.nytimes.com/2023/07/11/magazine/greta-gerwig-barbie.html

[2][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3][英]凯特·柯克帕特里克《成为波伏娃》,中信出版集团,2021

[4][英]奥尔德斯·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5][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19) 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图20)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原文链接:燃烧吧,属于这时代的伟大电影!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zhibotv.com.cn。    

标签: 电影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ZhiBoTv.Com.Cn中国直播网有限公司(代运营:辽源龙山区城市壹号广告社)|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中国直播网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中国直播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4346号-1